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胃癌放疗前定位是什么

2126次浏览

胃癌放疗前定位是通过影像学技术确定肿瘤精确位置和范围的过程,为后续放射治疗提供靶区依据。主要方法包括CT模拟定位、MRI融合定位、PET-CT定位等。

CT模拟定位是胃癌放疗前最常用的定位方式,患者需空腹4-6小时,口服或静脉注射造影剂后,采用特定体位进行薄层扫描。扫描范围通常从膈肌至髂嵴水平,层厚控制在3-5毫米。通过三维重建技术可清晰显示原发肿瘤与周围淋巴结的解剖关系,同时标记体表参考点便于治疗摆位。该技术能准确区分肿瘤与正常胃壁组织,但受呼吸运动影响可能产生伪影。

MRI融合定位适用于评估肿瘤向周围软组织浸润的情况,特别是贲门或幽门部病变。采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可获得多平面图像,通过弥散加权成像能提高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扫描前需禁食8小时以上,使用低张药物减少胃肠蠕动伪影。MRI对软组织分辨率优于CT,但检查时间较长且对含气器官显示欠佳,通常需要与CT图像融合使用。

PET-CT定位主要用于判断肿瘤代谢活性区域和远处转移情况。患者在注射18F-FDG示踪剂后需静卧60分钟,扫描时保持平静呼吸。标准摄取值超过2.5的区域常被认定为肿瘤靶区,该方法能有效鉴别放疗后纤维化与肿瘤残留,但受血糖水平影响较大且空间分辨率有限。对于局部进展期胃癌,PET-CT可发现约15%的常规影像学未能检出的转移病灶。

定位过程中需使用固定装置如真空垫或热塑膜,减少分次治疗间的体位误差。医生会根据影像资料勾画大体肿瘤靶区、临床靶区和计划靶区,同时标记需要保护的正常器官如肾脏、脊髓等。物理师将根据定位数据制定放疗计划,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估靶区覆盖度和器官受量。

胃癌患者在放疗前定位阶段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暴饮暴食。定位前1周需进行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糖尿病患者需提前调控血糖。定位当日穿着宽松衣物,去除体表金属物品。完成定位后应按医嘱做好皮肤标记保护,在正式放疗前避免剧烈运动或体重明显变化。若出现定位后持续腹痛、呕血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告知主治医师。

相关推荐

色斑的治疗办法
色斑可通过防晒护理、外用药物、化学剥脱、激光治疗、口服药物等方式改善。色斑可能与紫外线暴露、内分泌失调、皮肤炎症、遗传因素、药物副作用等原因有关。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可以吃杨桃吗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一般可以适量食用杨桃,但需注意血糖监测和食用量控制。
什么是垫鼻基底?
垫鼻基底是指通过填充鼻基底部位改善面部凹陷或美容需求的手术或非手术方法,主要分为注射填充和假体植入两种方式。
黑苦荞茶怎么做好喝
黑苦荞茶可通过调整冲泡方式、搭配食材等方法提升口感,主要有控制水温、延长浸泡时间、添加调味品、混合花果茶、烘焙提香等方式。
风热咽喉炎有哪些症状
风热咽喉炎主要表现为咽喉红肿疼痛、吞咽困难、声音嘶哑、咳嗽痰黄、发热恶寒等症状,可能与外感风热、肺胃热盛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