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月经有点像血崩
月经量过多可能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凝血功能障碍、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因素有关。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通常由内分泌紊乱导致,表现为经期延长或经量骤增;子宫肌瘤可能压迫宫腔增大内膜面积;子宫内膜息肉易引发不规则出血;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可能伴随皮肤瘀斑;子宫内膜异位症常合并严重痛经。需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内分泌紊乱是常见诱因,青春期或围绝经期女性更易发生。可能因排卵障碍导致孕激素缺乏,子宫内膜持续增生后脱落出血。可遵医嘱使用黄体酮胶囊、地屈孕酮片等孕激素类药物调节周期,严重者需用氨甲环酸片止血。日常记录月经周期变化,避免过度节食或情绪波动。
2. 子宫肌瘤
肌壁间或黏膜下肌瘤可能使宫腔变形,子宫内膜表面积增加导致经量增多。部分患者伴有下腹坠胀感或尿频症状。超声检查可明确肌瘤位置大小,必要时行肌瘤剔除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可遵医嘱使用米非司酮片缩小肌瘤体积,或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抑制雌激素分泌。
3. 子宫内膜息肉
息肉多由局部内膜过度增生形成,易引发经间期出血或经量倍增。宫腔镜检查是诊断金标准,可在镜下完成息肉切除术。术后可能短期使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预防复发,或口服炔诺酮片调节内膜生长。建议控制体重减少脂肪组织产生的额外雌激素。
4. 凝血功能障碍
血小板减少症或血友病等疾病可能导致经血难以凝固,表现为持续大量出血。需进行凝血四项、血小板计数等实验室检查。可静脉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或注射用重组人凝血因子Ⅷ,必要时联合使用酚磺乙胺注射液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月经期避免剧烈运动和外伤。
5. 子宫内膜异位症
异位内膜组织可能侵袭子宫肌层形成腺肌症,导致子宫收缩乏力而出血增多。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CA125检测可能升高。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注射用醋酸戈舍瑞林抑制卵巢功能。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考虑病灶切除术,术后辅以地诺孕素片预防复发。
月经量过多期间应保持外阴清洁,每2-3小时更换卫生巾防止感染。饮食注意补充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避免生冷辛辣刺激。记录每日出血量及血块大小,若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需立即就医。长期经量过多可能引发继发性贫血,需定期检测血红蛋白水平。运动选择瑜伽等舒缓项目,避免增加腹压的剧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