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羊水混浊是怎么回事
孕妇羊水混浊可能由胎脂脱落、胎粪污染、宫内感染、胎盘功能异常、羊膜腔出血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胎心监护、B超检查、羊水穿刺等方式诊断。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处理。
1、胎脂脱落
妊娠晚期胎儿皮脂腺分泌的胎脂可能自然脱落混入羊水,属于生理性现象。羊水轻度混浊呈乳白色絮状,胎心监护无异常。无须特殊治疗,定期产检观察即可。若混浊程度加重或伴随胎动减少,需排除病理性因素。
2、胎粪污染
胎儿宫内缺氧可能引发排便反射,导致胎粪污染羊水。羊水呈黄绿色或墨绿色,常伴有胎心率异常。需立即进行胎心监护和生物物理评分,必要时吸氧或终止妊娠。胎粪吸入综合征是严重并发症,可能需新生儿气管插管处理。
3、宫内感染
细菌上行感染可能导致羊膜绒毛膜炎,羊水混浊伴异味。孕妇可能出现发热、子宫压痛等症状。需进行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检测,确诊后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治疗。严重感染可能需提前分娩。
4、胎盘功能异常
胎盘早剥或钙化可能导致供氧不足,引发羊水混浊。超声检查可见胎盘异常增厚或血肿,可能伴随阴道出血。需根据孕周选择期待治疗或紧急剖宫产,必要时使用硫酸镁注射液抑制宫缩。
5、羊膜腔出血
创伤或血管畸形可能导致羊膜腔出血,羊水呈淡红色或棕色。需通过超声排除胎盘早剥,监测血红蛋白变化。少量出血可卧床休息观察,大量出血需立即手术止血,必要时输血治疗。
孕妇应保持每日胎动计数,发现羊水颜色异常或胎动变化时立即就诊。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仰卧位,合理补充水分有助于维持羊水量。遵医嘱进行产前检查,感染期患者需注意会阴清洁。妊娠晚期出现规律宫缩或破水症状需及时住院待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