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疱疹怎么治疗
病毒性疱疹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局部护理、免疫调节、疼痛管理和预防继发感染等方式治疗。病毒性疱疹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或2型感染引起,表现为皮肤黏膜簇集性水疱、灼热感或疼痛。
1、抗病毒治疗
病毒性疱疹的首选治疗是抗病毒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并缩短病程。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和伐昔洛韦分散片。阿昔洛韦片适用于初发或复发性疱疹,泛昔洛韦胶囊生物利用度较高,伐昔洛韦分散片对免疫功能低下者效果显著。抗病毒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早期使用,皮损出现后48小时内用药效果最佳。
2、局部护理
保持疱疹部位清洁干燥有助于预防继发感染。可使用生理盐水湿敷或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避免抓挠导致皮损扩散。水疱未破溃时可外涂阿昔洛韦乳膏,破溃后改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定植。合并口腔疱疹时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眼部疱疹需配合更昔洛韦滴眼液。
3、免疫调节
反复发作的病毒性疱疹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胸腺肽肠溶片可调节T淋巴细胞功能,转移因子口服溶液能增强细胞免疫。对于每年发作超过6次者,可考虑长期抑制性抗病毒治疗。同时需排查糖尿病、HIV感染等基础疾病,保证充足睡眠和均衡营养有助于免疫力恢复。
4、疼痛管理
疱疹后神经痛可延续数月,早期干预尤为重要。轻中度疼痛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严重疼痛需联合加巴喷丁胶囊。皮损区可局部涂抹利多卡因凝胶,物理治疗如冷敷或红外线照射也能缓解不适。避免穿紧身衣物摩擦患处,夜间疼痛明显者可短期服用阿米替林片。
5、预防继发感染
疱疹破溃后易继发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出现脓性分泌物、周围红肿热痛时,需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或外用夫西地酸乳膏。糖尿病患者更需严格控制血糖,避免诱发坏死性筋膜炎。接触疱液后及时洗手,不与他人共用毛巾餐具,生殖器疱疹发作期禁止性接触。
病毒性疱疹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加重疼痛。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有助于增强抵抗力,复发期间避免熬夜或过度劳累。皮损结痂前避免游泳或公共浴池活动,家庭成员有免疫功能低下者需做好隔离。出现发热、头痛或皮损扩散等全身症状时需及时复诊,孕妇及婴幼儿患者应尽早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