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除后怎么护理
子宫切除后可通过保持伤口清洁、合理饮食、适度活动、心理调适、定期复查等方式护理。子宫切除可能由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妇科恶性肿瘤、产后出血等因素引起。
1、保持伤口清洁
术后需每日观察腹部或阴道切口有无红肿渗液,使用无菌敷料覆盖并定期更换。会阴部可用温水轻柔冲洗,避免坐浴或使用刺激性洗剂。术后2周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防止逆行感染。若出现发热、伤口剧痛或异常分泌物,需及时就医。
2、合理饮食
术后初期选择小米粥、蒸蛋等易消化食物,逐步增加瘦肉、西蓝花等富含优质蛋白和铁的食物。避免辛辣、油腻及产气食物,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预防便秘。贫血患者可适量进食动物肝脏、菠菜等补铁食材,必要时遵医嘱服用多糖铁复合物胶囊。
3、适度活动
术后6-8小时可床上翻身活动下肢,24小时后在搀扶下缓慢行走预防静脉血栓。2周内避免提重物超过3公斤或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腹式呼吸训练。6周后根据恢复情况逐步恢复低强度运动,如瑜伽、游泳等。
4、心理调适
因生育功能丧失可能引发焦虑抑郁,可通过正念冥想、心理咨询疏导情绪。加入患者互助小组分享经历,与伴侣坦诚沟通需求。若出现持续失眠或情绪低落,可遵医嘱使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复查盆腔超声评估残端愈合情况,每3-6个月检测肿瘤标志物。长期服用雌激素替代治疗者需监测乳腺和骨密度。出现异常阴道流血、盆腔疼痛或排尿困难时需立即就诊,警惕卵巢功能早衰或盆底功能障碍。
术后3个月内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乘坐颠簸交通工具,睡眠时可用枕头垫高下肢减轻盆腔压力。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使用医用级疤痕贴预防瘢痕增生。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必要时口服乳果糖口服溶液软化粪便。保持均衡饮食与适度社交活动,有助于整体康复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