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糖尿病人会出现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人出现酮症酸中毒主要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糖代谢紊乱、脂肪分解加速等因素有关。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可能由感染、擅自停药、饮食失控、应激反应、严重脱水等原因引起,需紧急就医处理。
1、胰岛素不足
胰岛素绝对缺乏或作用不足时,葡萄糖无法被细胞利用,机体转而分解脂肪供能。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超过肝脏代谢能力会导致血酮升高。1型糖尿病患者因胰岛β细胞破坏常出现胰岛素绝对缺乏,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注射。2型糖尿病患者在感染等应激状态下可能出现胰岛素相对不足。
2、糖代谢紊乱
高血糖状态导致渗透性利尿,引发严重脱水。脱水会进一步加重高血糖和酮体堆积。血糖超过肾糖阈时,尿糖排泄增加会带走大量电解质,出现低钠、低钾等电解质紊乱。持续高血糖还会抑制酮体利用,形成恶性循环。
3、脂肪分解加速
胰岛素缺乏时,脂肪酶活性增强促使脂肪分解为游离脂肪酸。脂肪酸在肝脏经β氧化生成乙酰辅酶A,过量乙酰辅酶A转化为酮体。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其中β-羟丁酸占血酮总量的多数。血酮浓度超过代谢能力时会出现酸中毒。
4、感染诱发
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常见感染会刺激应激激素分泌,拮抗胰岛素作用。感染还可能导致食欲减退、漏用降糖药等行为改变。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等病原体感染是常见诱因,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咳嗽、尿频等感染症状。
5、治疗中断
自行停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会直接导致血糖失控。部分患者因恐惧低血糖、经济因素或误解而减少药量。磺脲类药物如格列美脲片、双胍类药物如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需规律使用,突然停药可能诱发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患者应规律监测血糖,出现多饮多尿加重、呼吸深快、恶心呕吐等症状时需立即检测血酮。日常需保证足量饮水,避免高脂饮食,预防感染。随身携带糖尿病急救卡,注明使用药物和紧急联系人。家属应学习识别嗜睡、呼吸有烂苹果味等危险征兆,发现异常及时送医。酮症酸中毒需住院进行胰岛素静脉输注、补液纠酸等综合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