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囊炎与痤疮有什么区别
毛囊炎与痤疮是两种不同的皮肤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临床表现及好发部位。毛囊炎主要由细菌或真菌感染毛囊引起,表现为红肿疼痛的脓疱;痤疮则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角化异常及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相关,常见粉刺、炎性丘疹或囊肿。两者可通过发病机制、典型症状、好发人群、治疗原则、预后差异等方面区分。
1、发病机制
毛囊炎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或真菌直接感染毛囊导致,常见于剃须、摩擦或皮肤破损后。痤疮的核心机制是雄激素刺激皮脂腺分泌旺盛,毛囊角化异常堵塞毛孔,痤疮丙酸杆菌繁殖引发炎症反应,遗传、饮食及压力可能加重病情。
2、典型症状
毛囊炎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毛囊为中心的红色丘疹或脓疱,伴明显触痛,脓液干燥后结痂愈合。痤疮分为非炎性黑头/白头粉刺和炎性红色丘疹、脓疱、结节或囊肿,严重者遗留瘢痕,皮损常成片分布。
3、好发人群
毛囊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免疫力低下、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风险更高。痤疮好发于青春期,因激素变化导致皮脂腺活跃,但成人痤疮可能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相关。
4、治疗原则
细菌性毛囊炎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真菌性需联苯苄唑乳膏抗真菌。痤疮轻中度选用阿达帕林凝胶调节角化,过氧苯甲酰凝胶抗菌,重度需口服异维A酸软胶囊,合并感染时加用克拉霉素片。
5、预后差异
毛囊炎经抗感染治疗通常1-2周消退,反复发作需排查潜在疾病。痤疮易慢性反复,炎症性皮损可能遗留色素沉着或凹陷性瘢痕,需长期维持治疗,避免挤痘可降低继发感染和瘢痕风险。
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但避免过度清洗,油性皮肤选用温和控油护肤品,忌辛辣刺激饮食及熬夜。毛囊炎患者应减少衣物摩擦,痤疮患者慎用油性化妆品。若皮损广泛、持续加重或伴发热,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