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阴道炎的症状有哪些
细菌性阴道炎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异味及外阴瘙痒,可能伴有灼热感或排尿不适。该病主要由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衡引起,常见症状有灰白色稀薄分泌物、鱼腥味尤其性交后加重、阴道pH值升高等。需与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等鉴别。
1、分泌物异常
典型表现为灰白色或乳状稀薄分泌物,常均匀附着于阴道壁。与正常白带不同,这种分泌物无粘稠拉丝现象,量明显增多可能导致内裤潮湿。部分患者可能误认为是排卵期分泌物,但细菌性阴道炎的分泌物伴有特殊气味,且持续时间较长。
2、特征性异味
约80%患者出现明显的鱼腥味,这种气味源于厌氧菌代谢产生的胺类物质。异味在性交后或月经期可能加重,因碱性环境促进胺类挥发。部分患者使用碱性洗液清洁后异味反而更明显,这是鉴别诊断的重要特征之一。
3、外阴瘙痒
约半数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外阴瘙痒或刺激感,但通常比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轻微。瘙痒可能随分泌物刺激持续存在,抓挠可能导致外阴红肿或继发感染。需注意与接触性皮炎、湿疹等皮肤病区分。
4、排尿不适
少数患者出现排尿时尿道口灼热感,但无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这种不适可能与分泌物刺激尿道口黏膜有关,不同于尿路感染的排尿疼痛。若合并尿路感染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认。
5、无症状携带
约20%患者无明显自觉症状,仅在妇科检查时发现线索细胞或检测出异常pH值。这类情况常见于妊娠期女性,可能增加早产风险。无症状者是否需要治疗需根据妊娠状态、手术计划等综合评估。
日常需避免过度阴道冲洗、频繁使用护垫等破坏菌群平衡的行为。建议选择棉质透气内裤,性交后及时清洁,月经期勤换卫生巾。若出现症状反复发作,需排查糖尿病、免疫功能异常等基础疾病。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伴侣无须常规治疗但需注意生殖器卫生。规范用药后症状无改善者需复查确认是否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