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表现在哪个部位
肩周炎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和活动受限,疼痛部位集中在肩部前外侧、三角肌区域及肩胛骨周围,可能放射至上臂。肩周炎通常由肩关节囊及周围软组织粘连性炎症引起,可分为冻结期、僵硬期和恢复期三个阶段。
1. 肩前外侧疼痛
肩关节前外侧是肩周炎最常见的疼痛区域,尤其以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附着处明显。患者常描述为深部钝痛或刺痛,在抬臂、外展或后伸时加重。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夜间静息痛,随着病情进展,疼痛可扩散至三角肌止点区域。该症状与关节囊前部纤维挛缩及滑囊炎症相关,可通过热敷或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
2. 三角肌区域压痛
三角肌中束及后束覆盖区域常有明显压痛,触诊可发现肌肉痉挛和结节。该部位疼痛多与肩峰下滑囊炎或旋转袖肌腱损伤有关,表现为手臂侧举超过60度时疼痛加剧。部分患者会出现牵涉痛至肘关节外侧,易与颈椎病混淆。物理治疗如超声波或低频电刺激对该区域症状改善效果较好。
3. 肩胛骨周围酸胀
肩胛骨内侧缘及上角区域常伴随酸胀感,尤其在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后加重。这是由于肩胛胸壁关节代偿性活动增加导致的肌肉劳损,可能伴随菱形肌或斜方肌触发点形成。此类症状需与颈肩综合征鉴别,针对性进行肩胛稳定训练比单纯药物如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更有效。
4. 上臂放射痛
约三成患者会出现疼痛沿肱骨向远端放射,但通常不超过肘关节。这种牵涉痛源于炎症刺激腋神经或肩胛上神经,易被误诊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特征性表现为被动外旋受限明显,且疼痛程度与关节活动度下降不成正比。神经阻滞联合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可能改善症状。
5. 夜间静息痛
特征性的夜间痛多发生在患侧卧位时,可能因炎症介质在静息状态下积聚所致。疼痛常导致睡眠中断,并伴随晨起关节僵硬。此类症状提示处于冻结期进展阶段,需警惕继发性关节挛缩。短期使用塞来昔布胶囊配合悬吊制动可缓解症状,但需避免长期依赖药物。
肩周炎患者应避免提重物及过度上肢重复动作,睡眠时用枕头支撑患肢保持功能位。每日进行钟摆运动、爬墙训练等康复锻炼,水温40℃左右的热敷每次15-20分钟有助于缓解肌肉痉挛。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肌肉萎缩,需考虑麻醉下手法松解或关节镜手术。饮食上增加深海鱼、坚果等富含ω-3脂肪酸食物,减少高糖饮食摄入以控制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