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受损是什么原因
空腹血糖受损可能由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肥胖、慢性炎症、胰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空腹血糖值高于正常范围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1、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更易出现空腹血糖受损。这类人群可能存在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基因缺陷,导致血糖调节能力下降。建议定期监测血糖并改善生活方式。
2、胰岛素抵抗
肝脏、肌肉等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导致葡萄糖无法有效被利用。长期高脂饮食和缺乏运动是主要诱因,可通过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和规律运动改善。
3、肥胖
内脏脂肪堆积会分泌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尤其是腰围超过标准值的中心型肥胖者。减轻体重5%-10%能显著改善空腹血糖水平。
4、慢性炎症
C反应蛋白等炎症标志物升高会损伤胰岛β细胞功能。可能与长期压力、睡眠不足相关,需通过抗炎饮食如补充ω-3脂肪酸来干预。
5、胰腺功能减退
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力逐渐下降,常见于中老年人群。这种情况需遵医嘱使用二甲双胍片、阿卡波糖片等药物控制血糖进展。
建议每日保持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饮食上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杂粮饭,限制精制糖和饱和脂肪摄入。定期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监测,若伴随多饮多尿症状应及时就医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