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是什么
腰肌劳损是指腰部肌肉及其附着点筋膜或骨膜的慢性损伤性炎症,属于临床常见的腰部软组织疾病。主要因长期腰部过度负荷、姿势不良或急性损伤未彻底恢复导致,表现为腰部酸痛、胀痛,劳累后加重,休息可缓解。
腰肌劳损的疼痛多位于腰骶部,可能向臀部放射,但不超过膝关节。疼痛特点为反复发作,晨起或久坐后明显,轻微活动后减轻,但长时间站立或弯腰后加重。查体可见腰部肌肉紧张,压痛点多在骶棘肌、髂嵴后部或腰椎横突处,但无神经根受压体征。影像学检查通常无骨质异常,主要用于排除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疾病。
长期弯腰劳动、久坐办公等职业人群易发腰肌劳损,因腰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微损伤积累。妊娠期女性因激素变化使韧带松弛,腰椎负荷增加也易诱发。急性腰扭伤后未充分休息或治疗不彻底,可能转为慢性劳损。脊柱结构异常如腰椎骶化、隐性脊柱裂等会改变生物力学分布,加速腰部肌肉疲劳。
腰肌劳损的治疗需避免久坐久站,每小时变换姿势并做腰部伸展。疼痛期可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遵医嘱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等药物。慢性期应加强腰背肌锻炼,如五点支撑法、飞燕式训练,每周3-5次以增强肌肉耐力。睡眠建议选择硬板床,侧卧时双腿间夹枕保持脊柱中立位。
日常需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担,搬运重物时保持腰部直立、屈膝下蹲。避免穿高跟鞋,选择有足弓支撑的鞋子可改善步态。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D,适量食用牛奶、鱼肉帮助肌肉修复。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下肢麻木、无力等症状,应及时排查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