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房颤心率不齐
房颤心率不齐通常是指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房快速且不规则的收缩,导致心跳节律紊乱。房颤可能由心脏结构异常、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饮酒过量等因素引起,常见症状包括心悸、乏力、胸闷或头晕。若长期未控制可能增加脑卒中、心力衰竭等风险,需通过心电图确诊并遵医嘱治疗。
1、心脏结构异常
心脏结构异常是房颤的常见原因之一,可能与心脏瓣膜病、心肌病或先天性心脏病有关。这些疾病会导致心房扩大或心肌纤维化,干扰正常电信号传导。患者可能出现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等症状。治疗需针对原发疾病,如使用华法林钠片预防血栓,或进行射频消融术修复异常电通路。
2、高血压
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左心房扩大,从而引发房颤。患者可能伴随头痛、视物模糊等高血压症状。治疗需联合降压药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和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盐酸胺碘酮片,同时限制钠盐摄入,定期监测血压。
3、甲状腺功能亢进
甲状腺激素水平过高会加速心率,诱发房颤。患者常伴有多汗、体重下降、手抖等症状。需通过甲功检查确诊,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物如甲巯咪唑片和β受体阻滞剂如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心率,并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
4、饮酒过量
长期大量饮酒会直接损伤心肌,并干扰电解质平衡,增加房颤发作概率。患者可能在饮酒后突发心悸或胸痛。治疗需严格戒酒,补充电解质如门冬氨酸钾镁片,必要时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建议逐步减少酒精摄入以避免戒断反应。
5、其他诱因
睡眠呼吸暂停、慢性肺部疾病或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也可能触发房颤。患者可能伴随原发病的特定症状,如夜间憋醒、咳嗽等。治疗需针对诱因,如使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改善呼吸暂停,或补充氯化钾缓释片纠正低钾。综合管理可降低房颤复发风险。
房颤患者应避免摄入咖啡因和刺激性食物,保持规律作息与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定期监测心率并记录症状变化,遵医嘱调整药物。若出现持续胸痛、意识模糊等紧急症状,需立即就医。长期管理需结合抗凝治疗如利伐沙班片预防血栓,并控制基础疾病以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