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的病因是什么
痔疮的病因主要有肛垫下移、静脉曲张、长期便秘、妊娠期腹压增高、久坐久站等因素。痔疮是肛门和直肠下端静脉充血肿大形成的疾病,通常表现为便血、肛门疼痛、瘙痒等症状。
1、肛垫下移
肛垫是肛门内的正常组织结构,具有协助控制排便的功能。当肛垫的支撑组织退化或断裂时,肛垫可能向下移位形成痔疮。这种情况多见于中老年人,与年龄增长和结缔组织松弛有关。肛垫下移可能导致内痔,通常表现为无痛性便血或痔核脱出。
2、静脉曲张
肛门周围静脉丛长期充血扩张可能导致静脉曲张性痔疮。这种情况与门静脉高压、长期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静脉曲张可能形成外痔,通常伴有肛门不适和血栓形成。长期咳嗽、重体力劳动等因素可能加重静脉曲张。
3、长期便秘
长期排便困难会导致排便时过度用力,增加肛门静脉压力。粪便干燥坚硬可能损伤肛管黏膜,诱发或加重痔疮。便秘引起的痔疮通常伴有排便疼痛和出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和保持充足水分有助于改善便秘。
4、妊娠期腹压增高
妊娠期子宫增大会压迫盆腔静脉,导致肛门静脉回流受阻。激素变化也会使血管壁松弛,增加痔疮发生概率。妊娠期痔疮多在分娩后缓解,但部分可能持续存在。孕妇可通过调整饮食和避免久坐减轻症状。
5、久坐久站
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会影响肛门局部血液循环,导致静脉淤血。办公室工作、司机等职业人群痔疮发病率较高。改变体位、适当活动和提肛运动有助于预防。久坐时使用软垫可减轻肛门压力。
预防痔疮需保持规律排便习惯,避免长时间如厕。饮食上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摄入,保证充足水分。适度运动促进肠道蠕动,避免久坐久站。出现便血、肛门肿物脱出时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用痔疮膏、栓剂等药物。严重痔疮可能需手术治疗,但多数通过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