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骨质严重疏松怎么办
老人骨质严重疏松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钙剂、适度运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骨质疏松可能与年龄增长、激素水平下降、营养不良、缺乏运动、慢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
日常饮食中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有助于补充骨骼所需营养。同时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如鱼类、蛋黄等,促进钙质吸收。避免高盐、高糖、高咖啡因饮食,减少钙质流失。
2、补充钙剂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钙补充剂。钙剂需与维生素D配合使用,建议选择含有维生素D的复合制剂。补钙需长期坚持,避免一次性大剂量补充。
3、适度运动
进行低冲击力的负重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可刺激骨形成,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平衡能力。避免剧烈运动和可能跌倒的高风险活动,运动时注意防护。
4、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等抗骨吸收药物,或特立帕肽注射液等促骨形成药物。药物治疗需定期复查骨密度,评估疗效。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下颌骨坏死等。
5、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骨质疏松伴骨折的患者,可考虑椎体成形术、髋关节置换术等手术治疗。手术能快速缓解疼痛,恢复活动能力。术后仍需配合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预防再次骨折。
骨质疏松老人需保持均衡饮食,每日钙摄入量建议达到1000-1200毫克。适当晒太阳促进体内维生素D合成,但需避免强烈阳光直射。居家环境要消除跌倒隐患,如安装扶手、防滑垫等。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查,监测病情变化。出现腰背疼痛、身高变矮等症状时及时就医。保持乐观心态,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防治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