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退疹出是什么病
热退疹出通常指幼儿急疹,是由人类疱疹病毒6型或7型感染引起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幼儿急疹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3-5天、热退后出现玫瑰色斑丘疹、皮疹不痛不痒、多发生于2岁以下婴幼儿、具有自限性等特征。
1、突发高热3-5天
患儿常突然出现39-40℃高热,可能伴随轻微咳嗽或腹泻,但精神状态通常良好。发热期间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家长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避免高热惊厥,可采用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式,体温超过38.5℃时需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
2、热退后出现玫瑰色斑丘疹
发热消退后12-24小时内,面部、躯干会出现直径2-5毫米的粉红色斑疹或斑丘疹,按压褪色,皮疹可能融合成片但无脱屑。皮疹与风疹、麻疹等病毒疹不同,不伴有结膜充血或科氏斑等特征。该阶段无须特殊处理,保持皮肤清洁即可,皮疹通常2-3天自行消退。
3、皮疹不痛不痒
幼儿急疹的皮疹区别于水痘、手足口病等感染性皮疹,不会引起瘙痒或疼痛感,患儿一般不会抓挠。若发现皮疹部位出现红肿、渗液等异常,可能合并细菌感染,需就医排查。日常护理中应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
4、多发生于2岁以下婴幼儿
90%病例发生在6-18月龄婴儿,与母体抗体消失和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有关。早产儿或免疫功能低下患儿可能出现反复感染。该病全年可发病,春秋季多见,托育机构可能发生聚集性病例。患儿发病期间应居家隔离至退热后24小时,避免交叉感染。
5、具有自限性
本病为良性自限性疾病,并发症罕见。极少数可能并发热性惊厥、脑炎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若患儿出现持续嗜睡、呕吐、颈部僵硬等症状,需警惕病毒性脑炎可能,应立即就医。康复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体内,免疫功能低下时可能复发。
患儿发病期间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选择易消化的米粥、面条等食物。退热期出汗较多需及时更换衣物,室温维持在24-26℃为宜。皮疹消退后可能出现短暂色素沉着,无须特殊处理。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若出现异常哭闹、拒食或呼吸急促等情况需及时就医。日常注意勤洗手、定期消毒玩具等措施可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