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尿酮高怎么回事
糖尿病尿酮高可能由胰岛素缺乏、饮食控制不当、感染、应激反应、药物影响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胰岛素用量、纠正饮食结构、控制感染、缓解应激、调整用药等方式治疗。
1、胰岛素缺乏
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无法有效利用,机体转而分解脂肪供能,产生大量酮体。典型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呼气有烂苹果味。需遵医嘱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补充外源性胰岛素,配合血糖监测。
2、饮食控制不当
过度限制碳水化合物或长期饥饿状态会促使脂肪分解加速。常见于生酮饮食执行不当者,伴随乏力、头痛等症状。应立即恢复均衡饮食,碳水化合物占比不低于每日总热量40%,分餐制补充复合碳水化合物如燕麦片、全麦面包等。
3、感染
呼吸道或泌尿系统感染等炎症状态会增加胰岛素抵抗,促使糖尿病酮症发生。多伴有发热、局部红肿疼痛。需进行血常规检查,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感染治疗,同时加强血糖控制。
4、应激反应
手术创伤、精神应激等状态下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拮抗胰岛素作用。常见于围手术期患者,可能出现心悸、出汗。需静脉滴注胰岛素控制血糖,配合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减轻应激反应。
5、药物影响
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等药物可能干扰糖代谢。长期服用泼尼松片的患者易出现午后血糖飙升。应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必要时联用二甲双胍缓释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糖尿病患者出现尿酮阳性需立即检测血糖和血酮,若血糖超过13.9mmol/L或血酮超过3mmol/L应及时就医。日常需保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剧烈运动,每3个月检查糖化血红蛋白。随身携带葡萄糖片应对低血糖,家庭成员应学习酮症酸中毒识别方法,发现意识模糊、呼吸深快等危象需即刻送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