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原发性还是继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可通过病因筛查、症状特征、辅助检查等方式综合判断,主要鉴别依据包括发病年龄、血压波动特点、靶器官损害程度及是否存在明确继发因素。
原发性高血压通常起病隐匿,多见于中老年人,血压呈渐进性升高,常伴随家族遗传史,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异常,诊断需排除其他继发因素。继发性高血压发病年龄较轻,血压骤升且难以控制,可能伴随头痛、多汗、肌无力等特征性症状,实验室检查可发现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明确病因。
鉴别诊断需依赖动态血压监测评估昼夜节律,原发性高血压多表现为杓型或非杓型曲线,继发性高血压常呈反杓型。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检测有助于区分肾血管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影像学检查如肾上腺CT可发现嗜铬细胞瘤等占位性病变,血管造影能明确肾动脉狭窄程度。
建议高血压患者定期监测血压并记录波动规律,控制钠盐摄入量每日不超过5克,保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若出现阵发性血压升高伴心悸、头痛等症状,或三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仍不达标时,应及时完善尿常规、肾功能、肾上腺CT等检查排查继发性因素。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需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