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膝骨性关节炎是什么
双膝骨性关节炎是一种以膝关节软骨退变、关节边缘骨赘形成为特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及活动受限。该病可能与年龄增长、肥胖、关节劳损、遗传因素及代谢异常等有关,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药物治疗及手术干预等方式缓解症状。
1、病因机制
双膝骨性关节炎的发病与关节软骨长期磨损密切相关。随着年龄增长,软骨修复能力下降,关节面逐渐失去弹性,导致缓冲作用减弱。肥胖会增加膝关节负荷,加速软骨退化。长期重复性动作如蹲跪、爬楼梯等可能诱发机械性损伤。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遗传倾向,与胶原蛋白代谢基因变异相关。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也可能通过炎症反应加重关节损害。
2、典型症状
早期表现为晨起或久坐后关节僵硬,活动后缓解。进展期出现上下楼梯、下蹲时疼痛,可能伴有关节弹响或摩擦感。寒冷潮湿天气症状常加重。严重时可见关节肿胀变形,夜间持续性疼痛影响睡眠。部分患者因疼痛导致行走困难,出现肌肉萎缩。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等特征性改变。
3、诊断方法
医生会根据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确诊。X线可显示关节间隙变化和骨赘,MRI有助于评估软骨和软组织损伤。关节液分析可排除感染性或痛风性关节炎。血液检查主要用于鉴别类风湿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临床常用Kellgren-Lawrence分级系统评估严重程度,分为1-4级,级别越高提示结构破坏越严重。
4、保守治疗
体重管理是基础干预措施,减轻体重可显著降低关节压力。低冲击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有助于维持关节活动度。物理治疗包括热敷、超声波和电刺激疗法。药物治疗常用对乙酰氨基酚片缓解轻度疼痛,双氯芬酸钠缓释片控制炎症,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可能延缓软骨退化。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可改善润滑功能。
5、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无效的严重病例可能需要手术干预。关节镜清理术适用于伴有游离体或半月板损伤的患者。截骨术可矫正下肢力线异常。单髁置换术保留健康关节结构,全膝关节置换术用于广泛关节破坏者。术后需进行康复训练恢复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人工关节使用寿命通常为15-20年,年轻患者需谨慎评估手术时机。
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日常应注意避免爬山、跳跃等加重关节负担的活动,建议使用手杖分担负荷。饮食需保证钙和维生素D摄入,适量补充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控制血糖和血脂有助于减缓疾病进展。急性发作期可采用冷敷减轻肿胀,慢性期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定期复查评估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