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晚上就犯困的原因和治疗方法
一到晚上就犯困可能与生理节律紊乱、睡眠不足、贫血、甲状腺功能减退、抑郁症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作息、改善睡眠环境、补充营养、药物治疗、心理干预等方式缓解。
1、生理节律紊乱
人体生物钟受光照、饮食等因素影响,夜间褪黑素分泌增加自然引发困倦。长期熬夜或倒班工作会导致节律失调,表现为白天嗜睡、夜间清醒。建议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白天增加户外光照,睡前2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
2、睡眠不足
成年人每日需要7-9小时睡眠,长期睡眠剥夺会积累睡眠债务。常见于工作压力大、夜间照顾婴幼儿等人群,伴随注意力下降、情绪烦躁。需优化睡眠效率,午睡控制在30分钟内,卧室温度保持在20-23摄氏度。
3、贫血
缺铁性贫血会导致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脑组织缺氧引发嗜睡。多见于月经量大的女性或挑食儿童,可能伴随头晕、面色苍白。可适量进食猪肝、菠菜等富铁食物,严重时需遵医嘱服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药物。
4、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降低新陈代谢速率,典型症状包括怕冷、体重增加和持续疲乏。可能与桥本甲状腺炎等自身免疫疾病有关,需检测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确诊后需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
5、抑郁症
抑郁障碍患者常出现昼夜节律改变,表现为早醒后难以再入睡或夜间过度睡眠。可能伴随兴趣减退、食欲改变等症状。需结合认知行为治疗,中重度患者需遵医嘱使用盐酸氟西汀胶囊、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
建议晚餐选择小米粥、香蕉等富含色氨酸的食物,睡前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长期夜间嗜睡影响日间功能时,需进行多导睡眠监测排除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保持卧室黑暗安静,使用遮光窗帘隔绝光源,必要时通过白噪音掩盖环境噪声。建立睡前放松程序如热水泡脚、冥想等,持续3周可帮助重建睡眠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