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凹陷的原因是什么
乳头凹陷可能由先天性发育异常、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炎、乳腺癌、外伤或手术瘢痕等原因引起。乳头凹陷通常表现为乳头内陷于乳晕平面以下,可能伴随局部疼痛、分泌物或皮肤改变等症状。
1、先天性发育异常
部分人群因乳腺导管发育不全或乳晕平滑肌纤维缩短导致先天性乳头凹陷。此类情况多为双侧对称性凹陷,青春期后可能加重。轻度凹陷可通过牵拉锻炼改善,严重者需手术矫正。日常应避免穿戴过紧内衣,哺乳期女性需注意乳头清洁以防继发感染。
2、乳腺导管扩张症
乳腺导管慢性炎症可导致导管周围纤维化牵拉乳头。患者可能出现乳晕区肿块伴黄色黏稠分泌物,挤压时乳头凹陷更明显。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抗生素,合并脓肿时需切开引流。
3、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或浆细胞性乳腺炎引发的局部水肿和纤维化可造成暂时性乳头凹陷。哺乳期乳腺炎多伴随红肿热痛,可遵医嘱使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乳癖消胶囊等药物。非哺乳期乳腺炎需排除恶性肿瘤,必要时行病理活检。
4、乳腺癌
肿瘤浸润Cooper韧带或导管可能导致乳头回缩,常见于浸润性导管癌。特征性表现为单侧乳头近期进行性凹陷,可能伴橘皮样变或血性溢液。确诊需结合钼靶、超声及病理检查,治疗包括保乳手术、全乳切除等综合方案。
5、外伤或手术瘢痕
乳房区域外伤、烧伤或既往手术形成的瘢痕挛缩可牵拉乳头。乳房缩小术、假体植入术等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凹陷。瘢痕体质者更易发生,可通过瘢痕软化针或整形手术改善,日常需避免反复摩擦刺激。
发现乳头凹陷应观察是否伴随红肿、溢液或皮肤改变,及时至乳腺外科就诊排查病理性因素。非病理性凹陷可通过每日温水清洗后轻柔牵拉改善,哺乳期女性需使用乳头保护罩辅助喂养。避免自行挤压或使用负压吸引装置,以免造成乳头损伤或感染。定期乳腺自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