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跟干裂是什么原因
脚跟干裂可能由皮肤干燥、真菌感染、维生素缺乏、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原因引起。脚跟干裂通常表现为皮肤粗糙、脱屑、裂口甚至出血,可通过保湿护理、抗真菌治疗、营养补充、控制血糖等方式改善。
1、皮肤干燥
长期缺水或环境干燥会导致脚跟角质层增厚、弹性下降,引发干裂。常见于秋冬季节或频繁接触碱性清洁剂的人群。建议每日温水泡脚后涂抹含尿素、凡士林的保湿霜,避免赤脚行走。若伴随瘙痒脱屑,可遵医嘱使用复方乳酸乳膏、水杨酸软膏等角质软化剂。
2、真菌感染
足癣等真菌感染可能破坏皮肤屏障功能,导致脚跟反复脱皮皲裂。多伴随脚趾缝糜烂、水疱等症状。需通过真菌镜检确诊,可外用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散等抗真菌药物,严重者需口服伊曲康唑胶囊。日常需保持足部透气,避免共用拖鞋。
3、维生素缺乏
长期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E或B族维生素会影响皮肤代谢,表现为脚跟干裂伴全身皮肤干燥。可通过增加动物肝脏、深色蔬菜、坚果等食物补充,必要时遵医嘱服用维生素AD软胶囊、维生素E软胶囊等制剂。酗酒或胃肠吸收障碍者更易出现此类问题。
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和微循环障碍,常出现足跟皲裂且愈合缓慢。需监测血糖水平,使用胰岛素或二甲双胍片控制病情,同时每日检查足部避免感染。建议穿着减压鞋垫,避免使用电热毯等高温物品烫伤。
5、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激素不足会导致皮肤代谢减慢,出现脚跟干裂伴面部浮肿、畏寒等症状。需通过甲状腺功能检查确诊,口服左甲状腺素钠片替代治疗。日常注意保暖,限制高胆固醇饮食,定期复查激素水平。
预防脚跟干裂需避免长时间站立或穿硬底鞋,每日用40℃以下温水泡脚10分钟,及时修剪过厚角质。选择棉质透气袜子,室内使用加湿器维持湿度。若裂口深达真皮层、渗血或久不愈合,可能继发感染需就医处理。合并系统性疾病者应优先治疗原发病,不可自行撕扯翘起皮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