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的特有体征有哪些
骨折的特有体征主要有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肿瘤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畸形
骨折后由于骨骼连续性中断,断端可能发生移位,导致患肢外观出现明显变形。常见畸形包括成角、缩短、旋转等,例如胫骨骨折可能出现小腿向外侧成角,股骨颈骨折可能导致患肢缩短。畸形程度与骨折类型和暴力大小有关,开放性骨折还可能伴有皮肤破损和骨骼外露。
2、异常活动
在非关节部位出现异常活动是骨折的特征性表现。正常情况下长骨骨干无法弯曲,但完全性骨折后可在断端处出现异常摆动。检查时需轻柔托扶患肢近远端,若发现异常活动需立即停止操作并固定患肢,避免加重损伤。需注意病理性骨折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异常活动。
3、骨擦音或骨擦感
骨折断端相互摩擦时可产生骨擦音,触诊时可感知骨擦感。此体征多见于长骨横断骨折,检查时可能加重患者疼痛,临床中不推荐刻意诱发。粉碎性骨折的骨擦感可能呈细碎感,而青枝骨折可能仅表现为轻微摩擦感。该体征需与关节弹响鉴别。
4、疼痛与压痛
骨折部位会出现剧烈疼痛,移动患肢时加重。压痛最明显处常为骨折线所在位置,例如肋骨骨折时胸廓挤压试验阳性,脊柱骨折时叩击痛明显。疼痛程度与骨折类型相关,压缩性骨折可能疼痛较轻,而粉碎性骨折疼痛持续且剧烈。
5、肿胀与瘀斑
骨折后局部软组织损伤可引起肿胀,皮下血管破裂导致瘀斑。肿胀通常在伤后数小时达高峰,张力性肿胀可能影响血液循环。瘀斑初期呈青紫色,随时间逐渐变为黄绿色,例如跟骨骨折可能出现足底瘀斑,骨盆骨折可能出现会阴部瘀斑。
骨折患者需严格制动患肢,用夹板或支具临时固定避免二次损伤。恢复期应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肉力量。饮食需保证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适量补充牛奶、鱼类、豆制品等富含钙质的食物。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避免过早负重导致内固定失效或畸形愈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