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骨髓对人体有害吗
捐赠骨髓对人体通常没有明显危害,但可能出现短期不适反应。骨髓捐赠分为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和骨髓穿刺两种方式,均需严格遵循医疗规范。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是目前更常用的捐赠方式,捐赠前需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促进干细胞释放。可能出现骨痛、头痛、乏力等药物反应,症状多在停药后消失。采集过程类似献血,通过血细胞分离机循环血液,耗时3-5小时,可能出现口周麻木等低钙症状,通过补钙可缓解。
传统骨髓穿刺需在髂骨部位抽取500-1000毫升混合血液,采用全身或局部麻醉。术后可能出现穿刺部位疼痛、淤青,极少数发生感染或麻醉并发症。骨髓量在2-4周内自行再生恢复,不会影响造血功能。两种捐赠方式均不会降低免疫力或导致长期健康问题,所有医疗耗材均为一次性灭菌产品,杜绝交叉感染风险。
捐赠后建议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补充含铁丰富的动物肝脏、菠菜,促进造血恢复。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证充足睡眠。若出现持续发热或穿刺部位红肿渗液应及时就医。定期捐赠者需间隔6个月以上,每年最多捐赠2次,医疗机构会严格评估捐赠者身体状况。我国非亲缘骨髓捐赠实行双盲原则,捐赠全程受伦理委员会监督,相关信息严格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