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肚子疼怎么回事
孩子发烧伴随肚子疼可能由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肠系膜淋巴结炎、细菌性痢疾、肠套叠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治疗、抗感染药物、解痉止痛、手术复位等方式干预。
1、胃肠型感冒
胃肠型感冒多由柯萨奇病毒感染引起,病毒刺激胃肠黏膜导致腹痛,同时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出现发热。患儿可能出现呕吐、腹泻症状,体温通常在38℃左右。治疗以休息和补液为主,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止泻,配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家长需注意观察孩子尿量,防止脱水。
2、急性胃肠炎
进食不洁食物后沙门氏菌等病原体感染可引发急性胃肠炎,表现为阵发性脐周疼痛伴发热,大便呈稀水样。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需使用头孢克肟颗粒抗感染,配合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家长应暂停给孩子食用乳制品,少量多次喂食米汤等流质食物。
3、肠系膜淋巴结炎
呼吸道感染后链球菌可能经血液播散至肠系膜淋巴结,引起右下腹持续性隐痛和低热,超声检查可见淋巴结肿大。治疗需静脉注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配合局部热敷缓解疼痛。家长需帮助孩子保持排便通畅,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腹痛。
4、细菌性痢疾
志贺菌感染导致的细菌性痢疾会出现突发高热伴左下腹绞痛,大便带黏液脓血。确诊需进行粪便培养,治疗选用盐酸小檗碱片和诺氟沙星胶囊。家长接触患儿排泄物后需严格洗手,患儿餐具应煮沸消毒。出现抽搐等中毒症状需立即就医。
5、肠套叠
婴幼儿肠道蠕动异常可能导致回肠套入结肠,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便和发热。腹部触诊可及腊肠样包块,空气灌肠检查可确诊。发病12小时内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超过24小时需行肠切除吻合术。家长发现孩子出现特征性大便应立即送医。
发热期间应保持室内通风,给孩子穿着透气棉质衣物,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饮食选择小米粥、软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胃肠负担。腹痛剧烈或持续超过6小时,伴随精神萎靡、血便等情况需急诊处理。恢复期可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但所有药物使用均需经儿科医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