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化验能查出什么病
抽血化验可以查出多种疾病,主要包括感染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肿瘤性疾病等。抽血化验是临床常用的辅助检查手段,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指标,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评估病情和监测治疗效果。
感染性疾病可以通过血液检查发现,比如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梅毒等传染病,血液中特异性抗体或抗原检测能够明确诊断。细菌感染时,血常规检查会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也能反映感染程度。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通过检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可以确诊。高脂血症患者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会明显升高。血液系统疾病包括贫血、白血病等,血常规检查能发现血红蛋白降低、白细胞异常增多或减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可能出现血小板减少。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通过检测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判断。库欣综合征患者皮质醇水平异常升高。肿瘤性疾病部分可以通过肿瘤标志物筛查,如甲胎蛋白对肝癌有提示作用,癌胚抗原升高可能与消化道肿瘤有关。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有助于前列腺癌筛查。
抽血前需要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检查前三天不要饮酒,避免高脂饮食影响血脂结果。正在服用药物需要告知医生,部分药物可能干扰检查结果。抽血后按压针眼3-5分钟,避免局部淤青。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结合其他临床表现综合判断,必要时建议进一步检查明确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