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变化主要包括全身小动脉痉挛、血管内皮损伤、凝血系统激活及胎盘灌注不足。这些变化可导致多器官功能损害,严重威胁母婴健康。
妊娠期血管活性物质失衡引发小动脉持续性收缩,造成血压升高。临床表现为头痛、视物模糊,需监测血压变化,必要时使用拉贝洛尔等降压药物。
胎盘源性抗血管生成因子导致内皮细胞功能障碍,表现为蛋白尿、水肿。可通过尿蛋白检测评估严重程度,严重时需住院观察。
血管内皮损伤触发血小板聚集和纤维蛋白沉积,增加血栓风险。实验室检查可见D-二聚体升高,必要时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
子宫螺旋动脉重塑障碍导致胎盘缺血缺氧,可能引发胎儿生长受限。通过超声监测胎儿发育情况,适时终止妊娠是重要干预手段。
建议妊娠期定期产检,出现血压异常或水肿应及时就医,严格遵医嘱进行饮食控制与药物治疗,避免高盐饮食并保证充足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