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可通过鼻腔冲洗、咽鼓管吹张、黏液促排剂、抗生素等方式治疗。通常由上呼吸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病原体感染、免疫反应异常等原因引起。
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有助于减轻鼻黏膜肿胀,改善咽鼓管通气功能。感冒期间鼻腔分泌物增多可能导致咽鼓管堵塞,表现为耳闷胀感。
通过捏鼻鼓气或专业器械进行咽鼓管通气,帮助中耳腔积液排出。适用于感冒后出现耳部堵塞感、听力下降等症状时。
可遵医嘱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标准桃金娘油肠溶胶囊等药物稀释分泌物。中耳积液黏稠时可能出现耳痛、耳鸣等不适。
当合并细菌感染时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呋辛酯等药物。病原体通过咽鼓管逆行感染可能导致鼓室积液化脓。
治疗期间避免用力擤鼻,保持鼻腔通畅,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耳痛加剧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