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生存时间因人而异,主要与血糖控制水平、并发症管理、生活方式干预及个体健康状况有关,规范治疗下多数患者可达到接近正常寿命。
长期血糖达标可显著延长生存期,空腹血糖建议控制在4.4-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低于10mmol/L。需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目标值小于7%。
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等微血管并发症是主要致死因素,每年应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眼底检查。大血管并发症如冠心病需控制血压低于130/80mmHg。
合并血脂异常者需将低密度脂蛋白控制在2.6mmol/L以下,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5%-10%。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达标有助于改善预后。
1型糖尿病较2型糖尿病预期寿命缩短更明显,发病年龄早、病程长者风险更高。遗传因素、胰岛功能残余量也会影响生存时间。
糖尿病患者应建立包含内分泌科、营养科的多学科随访体系,坚持饮食控制、规律运动和药物管理,定期筛查并发症,可显著改善长期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