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出现湿疹样皮疹可通过保湿护理、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病因治疗等方式改善。湿疹样皮疹通常由皮肤干燥、接触性过敏、特应性皮炎、真菌感染等原因引起。
皮肤屏障受损时需每日涂抹含神经酰胺的保湿霜,避免使用碱性洗浴产品,穿着纯棉透气衣物减少摩擦刺激。
急性期渗出可遵医嘱使用硼酸溶液湿敷,亚急性期选用氢化可的松乳膏,慢性肥厚皮损使用卤米松乳膏,合并感染时联用莫匹罗星软膏。
瘙痒剧烈可短期服用氯雷他定,严重泛发性湿疹需系统使用泼尼松,继发细菌感染时选择阿奇霉素,真菌感染采用伊曲康唑。
特应性皮炎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功能异常有关,表现为对称性红斑和剧烈瘙痒,需长期规范治疗;接触性过敏需排查过敏原,常见于金属、化妆品等物质刺激。
避免抓挠皮损部位,洗澡水温控制在37℃以下,发作期间忌食海鲜、辛辣食物,症状持续加重或伴随发热需及时皮肤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