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的痣发炎可能由摩擦刺激、细菌感染、局部外伤、黑色素瘤等原因引起,表现为红肿、疼痛或渗出液,需根据病因选择抗炎或手术处理。
衣物或饰品反复摩擦痣体导致表皮破损,可能引发局部红肿。建议更换宽松衣物减少摩擦,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原体侵入破损痣体可引发化脓性炎症。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严重时需口服头孢氨苄。
刮伤、碰撞等外力损伤痣体后易继发炎症反应。应及时消毒处理创面,必要时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
恶性病变的痣可能出现边界模糊、快速增大伴炎症。需通过皮肤镜和病理检查确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以干扰素等免疫调节剂。
痣体发炎期间避免挤压,观察是否出现形状改变或持续溃烂,建议尽早就医明确性质,日常注意防晒减少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