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指肠溃疡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黏膜缺损、炎性浸润、肉芽组织形成及瘢痕修复四个阶段。
早期表现为黏膜表层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形成浅表糜烂,深度不超过黏膜肌层,可能与胃酸分泌过多或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溃疡底部可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周围黏膜充血水肿,伴随腹痛、反酸等症状,严重时可穿透肌层达浆膜。
溃疡边缘出现新生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形成红色颗粒状肉芽组织,此阶段可能发生出血或穿孔等并发症。
后期胶原纤维沉积替代肉芽组织,形成灰白色瘢痕,导致肠壁变形或幽门梗阻,需警惕瘢痕收缩引起的管腔狭窄。
患者应避免辛辣刺激饮食,定期复查胃镜监测愈合情况,必要时需进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