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便秘可能由激素水平变化、饮食结构改变、盆底肌功能受损、痔疮或肛裂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度运动、药物治疗、盆底康复等方式改善。
妊娠期孕激素水平升高导致肠蠕动减慢,产后恢复需4-6周。建议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火龙果,配合腹部按摩促进肠蠕动。
产后高蛋白低纤维饮食易致便秘。家长需保证每日蔬菜水果摄入量超过500克,推荐西蓝花、猕猴桃等,同时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
分娩可能损伤盆底神经肌肉,导致排便无力。建议进行凯格尔运动恢复肌力,严重者可遵医嘱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聚乙二醇4000散或小麦纤维素颗粒。
分娩用力可能引发肛周疾病,表现为排便疼痛出血。可使用复方角菜酸酯栓缓解症状,若持续便血需肛肠科就诊排除其他病变。
产后便秘期间避免久坐,每日顺时针按摩腹部3次,每次5分钟,养成固定排便习惯,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需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