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是指心脏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氧的病理状态,常见症状包括胸闷、胸痛、气短、心悸、乏力等。心肌缺血可能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痉挛、血栓形成、心肌耗氧量增加等原因引起。
心肌缺血早期常表现为胸闷,多位于胸骨后或心前区,呈压迫感或紧缩感,可能与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检查心电图和冠脉造影。
典型的心肌缺血胸痛为心绞痛,表现为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可向左肩、左臂放射,持续时间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严重时可发展为心肌梗死。
心肌缺血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可引起活动后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尤其在爬楼梯、快步走等体力活动时明显加重。
心肌缺血患者常自觉心跳不规则、心慌,同时伴有全身乏力、易疲劳等表现,可能与心肌缺氧导致心功能下降有关。
出现心肌缺血症状应及时就医,完善相关检查,同时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