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 腹泻

婴儿长期腹泻后潜血阳性

|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问题描述:
婴儿长期腹泻后潜血阳性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文同
张文同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主任医师

婴儿长期腹泻后潜血阳性可能与肠道感染、食物过敏、乳糖不耐受、炎症性肠病或肠套叠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潜血阳性提示消化道存在出血,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1. 肠道感染

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肠道感染可能导致肠黏膜损伤出血。患儿常伴有发热、呕吐,粪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口服补液盐Ⅲ等。家长需注意消毒用具,避免交叉感染。

2. 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过敏常见于配方奶喂养婴儿,表现为腹泻、血便、湿疹等。需改用深度水解蛋白奶粉或氨基酸配方奶粉,回避过敏原。可遵医嘱使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等抗组胺药物。

3. 乳糖不耐受

继发性乳糖酶缺乏可导致腹泻迁延,粪便酸臭带泡沫。建议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奶粉,配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调节肠道菌群。待肠黏膜修复后逐步恢复常规喂养。

4. 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在婴幼儿期较少见,但需警惕反复腹泻伴体重不增、肛周病变等情况。确诊需结肠镜检查,治疗可能涉及美沙拉嗪肠溶片、泼尼松龙片等药物。

5. 肠套叠

突发阵发性哭闹、果酱样大便伴呕吐需紧急排查。腹部超声可确诊,早期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严重者需手术治疗。家长发现异常应立即送医,避免肠坏死风险。

日常护理需记录排便次数与性状,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母乳喂养母亲应回避可能致敏食物,配方奶喂养需严格按比例冲调。任何喂养调整或药物使用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处理延误病情。定期监测生长发育曲线,确保营养摄入充足。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宝宝关瘘后腹泻怎么办

宝宝关瘘后腹泻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使用益生菌、口服补液盐、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关瘘后腹泻通常由肠道功能紊乱、喂养不当、感染、过敏、术后并发症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关瘘后宝宝的肠道功能尚未完全恢复,建议家长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汤、稀粥等。避免高脂肪、高糖或高纤维食物,以免加重肠道负担。母乳喂养的宝宝可继续母乳喂养,但母亲需注意自身饮食清淡。配方奶喂养的宝宝可选择低乳糖或无乳糖配方奶粉,减少肠道刺激。

2、补充水分

腹泻会导致宝宝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家长需少量多次给宝宝补充温开水或淡盐水。每次喂水量不宜过多,避免引起呕吐。可通过观察宝宝尿量和口腔湿润程度判断脱水情况。若宝宝出现尿量减少、哭时无泪等脱水症状,需立即就医。

3、使用益生菌

可遵医嘱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酪酸梭菌活菌散等益生菌制剂。这些药物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改善消化功能。使用益生菌时需注意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以上,避免高温破坏活菌。家长需严格按照医嘱剂量和时间使用,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4、口服补液盐

口服补液盐散Ⅲ、口服补液盐Ⅰ等可补充腹泻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家长需按说明书比例配制溶液,少量多次喂服。补液盐溶液需现配现用,24小时内未用完需丢弃。若宝宝拒绝饮用或呕吐频繁,可通过鼻饲管或静脉补液,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5、及时就医

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发热、血便、呕吐、精神萎靡等症状,家长需立即带宝宝就医。医生可能会进行大便常规、血常规等检查,排除轮状病毒感染、细菌性肠炎等疾病。根据病因可能使用蒙脱石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止泻药物,或头孢克肟颗粒、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抗感染药物。

关瘘后腹泻的护理需特别注意保持臀部清洁,每次排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家长需记录宝宝每日大便次数、性状和量,为医生诊断提供参考。恢复期间避免添加新辅食,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定期复查肠道功能,按医嘱逐步恢复正常饮食。若宝宝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应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