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45次阅读
外伤性白内障手术时机通常在伤后3-6个月,具体时间取决于角膜水肿程度、前房炎症状态、晶状体损伤类型及视网膜功能评估等因素。
1、角膜水肿:需等待角膜透明度恢复,可通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评估,急性期使用高渗滴眼液减轻水肿。
2、前房反应:前房积血或炎症需完全吸收,糖皮质激素滴眼液控制炎症,房水闪辉检测阴性方可手术。
3、晶状体状态:晶状体囊膜破裂伴皮质溢出者需急诊手术,局限性混浊可观察至病情稳定后择期手术。
4、视网膜评估:术前必须完成B超和电生理检查排除视网膜脱离或视神经损伤,合并严重眼底病变者需优先处理。
术后需定期复查眼压和眼底,避免揉眼及剧烈运动,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抗炎滴眼液预防感染。
视神经萎缩后失明时间因人而异,通常与病因、治疗干预、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可能长期保留残余视力。
1、病因差异青光眼导致的萎缩失明进展较快,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可能数十年稳定,炎症或外伤性萎缩进展速度居中。
2、治疗干预早期控制眼压、营养神经治疗可延缓青光眼性萎缩,免疫抑制剂对炎症性萎缩有效,但晚期干预效果有限。
3、残余视力部分患者萎缩后仍保留光感或手动视力,通过助视器可维持基本生活能力,完全失明多发生于未治疗病例。
4、监测频率每3-6个月检查视野和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动态评估进展速度,突发视力下降需立即就诊。
建议患者定期眼科随访,配合维生素B12、甲钴胺等神经营养药物,避免吸烟和过度用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