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上斜肌腱鞘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上斜肌腱鞘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竺平
竺平 江苏省中医院 副主任医师
上斜肌腱鞘综合征,是由于受累眼上像限、上斜肌肌腱与滑车粘连。临床表现为第一眼位没有明显斜视或者受累眼轻度下斜视,受累眼鼻上运动明显受到限制,甚至不能超过中线。多数情况下,不合并上斜肌功能亢进。患眼内转时向上牵拉实验阳性,患眼外转时上转正常,可以出现下颌轻度上抬为主的代偿头位,也可以没有明显的代偿头位。主要根据病史、眼位、眼球运动、牵拉试验进行诊断,需要和下斜肌麻痹、爆裂眶底骨折引起的上转受限等进行鉴别。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脚跖骨骨折恢复锻炼方法

脚跖骨骨折恢复锻炼可通过循序渐进的功能训练、关节活动度练习、肌肉力量强化、平衡能力提升以及步态调整等方式进行。 1、功能训练:骨折初期以被动活动为主,避免负重。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足趾的屈伸运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随着愈合进展,逐步增加主动活动,如足趾抓握毛巾等,帮助恢复足部功能。 2、关节活动度:骨折愈合后,需重点恢复跖趾关节和踝关节的活动度。可进行足背屈、跖屈、内翻、外翻等动作,每天2-3次,每次10-15分钟,逐渐增加幅度和频率。 3、肌肉力量:通过抗阻训练强化足部和小腿肌肉。可使用弹力带进行足背屈、跖屈的阻力训练,或进行踮脚尖、单腿站立等练习,每周3-4次,每次15-20分钟。 4、平衡能力:利用平衡垫或单腿站立练习,提高足部本体感觉和平衡能力。从双足站立开始,逐渐过渡到单足站立,每次保持30秒至1分钟,每天练习2-3次。 5、步态调整:恢复行走时,注意保持正确的步态。可使用助行器或拐杖辅助,逐步增加行走距离和时间。注意足部着地顺序,从足跟到足尖,避免跖骨过度受力。 饮食方面,应多摄入富含钙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鱼类等,促进骨折愈合。运动方面,除足部锻炼外,可进行上肢和核心肌群的力量训练,维持整体体能。护理方面,注意足部保暖,避免受凉,定期复查X光片,监测骨折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