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3次阅读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多数情况下症状较轻,但少数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手足口病的严重程度主要与病毒类型、患者年龄、免疫状态等因素有关。
1、轻型表现多数患者表现为低热、手足口腔疱疹,7-10天可自愈,无须特殊治疗。
2、神经系统损害EV71型病毒感染可能引起脑炎、脑膜炎,表现为持续高热、呕吐、肢体抖动,需及时住院治疗。
3、心肺功能衰竭极少数病例在发病1-5天内出现肺水肿、循环衰竭,需重症监护治疗。
4、慢性后遗症严重神经系统受累者可能遗留运动障碍、认知功能受损等长期影响。
5岁以下儿童为高危人群,出现持续高热、精神差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日常需做好手卫生和物品消毒。
六岁儿童退烧药通常间隔4-6小时重复使用一次,具体时间需根据药物种类、体温变化及医生指导调整。
1、药物代谢周期对乙酰氨基酚需间隔4-6小时,布洛芬需间隔6-8小时,家长需严格遵循说明书剂量,避免24小时内超过4次给药。
2、体温监测家长需每2小时测量体温,体温超过38.5℃且持续上升时考虑给药,若服药后2小时未退烧应及时就医。
3、药物交替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可交替使用,但需间隔2小时以上,家长需记录给药时间避免混淆。
4、特殊状况处理出现呕吐、皮疹或精神萎靡时禁止重复给药,家长需立即带孩子就诊评估是否存在药物过敏或并发症。
建议家长备妥电子体温计与用药记录本,发热期间保证孩子每日饮水量超过1000毫升,避免穿着过厚衣物影响散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