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83次阅读
软下疳与疱疹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致病菌、症状特征、传播方式和治疗方法四个方面,两者均为性传播疾病但属于不同感染类型。
1. 致病菌:软下疳由杜克雷嗜血杆菌引起,疱疹由单纯疱疹病毒2型或1型感染导致。
2. 症状特征:软下疳表现为疼痛性溃疡伴脓性分泌物,边缘不规则;疱疹为簇集性小水疱,破溃后形成浅表糜烂,易反复发作。
3. 传播方式:两者均通过性接触传播,但疱疹病毒可通过无症状排毒期传播,软下疳仅在活动期具有传染性。
4. 治疗方法:软下疳需抗生素如阿奇霉素、头孢曲松治疗,疱疹需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控制复发。
出现生殖器溃疡应及时至皮肤性病科就诊,避免自行用药延误病情,治疗期间禁止性行为并做好污染物消毒。
烫伤后延迟出现水泡可能与真皮层损伤程度、局部微循环障碍、继发感染、修复机制启动等因素有关。
1. 真皮层损伤二度烫伤初期仅表皮受损,随着真皮层热损伤持续进展,组织液渗出积聚形成水泡,需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湿润烧伤膏预防感染。
2. 微循环障碍烫伤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导致渗出延迟,局部缺血缺氧加重组织损伤,可静脉滴注甘露醇改善微循环,外涂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修复。
3. 继发感染创面护理不当引发细菌感染会加剧炎症反应,表现为水泡液浑浊,需口服头孢克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配合银离子敷料换药。
4. 修复机制启动烫伤后3-5天进入增生期,新生血管形成伴随大量炎性渗出,此时出现水泡属正常修复过程,可局部注射透明质酸酶加速吸收。
烫伤后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摩擦压迫,每日观察水泡变化情况,出现红肿热痛等感染征象时需及时就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