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五官科 > 口腔科

尖周炎和根尖炎

| 1人回答 | 9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尖周炎和根尖炎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尖周炎和根尖炎是牙髓感染扩散至根尖周围组织引起的炎症性疾病,两者本质相同但病变范围略有差异。尖周炎通常由龋齿、牙外伤或不当牙科操作导致细菌感染引起,根尖炎则特指炎症局限于牙根尖部,可能伴随牙龈肿胀、咬合痛或自发痛等症状。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根管治疗、脓肿切开引流或拔牙等措施,日常应保持口腔卫生并避免咀嚼硬物。

1、病因差异

尖周炎多因深龋未及时处理导致牙髓坏死,细菌通过根管侵入根尖周组织,也可能由牙周炎逆行感染或牙齿外伤引发。根尖炎则更强调感染局限于根尖区域,常见于根管治疗不彻底或充填物渗漏,部分病例与牙根纵裂等结构异常有关。两者均与厌氧菌混合感染相关,炎症可扩散至颌骨形成囊肿或肉芽肿。

2、症状表现

尖周炎急性发作时表现为持续性跳痛、牙齿松动和叩击敏感,可能伴发热等全身症状。根尖炎以定位明确的咬合痛为主,慢性期常形成瘘管排脓。X线检查中,尖周炎可见根尖周膜增宽或骨质破坏,根尖炎则显示根尖阴影更局限,部分病例存在根尖吸收现象。

3、诊断方法

临床结合牙髓活力测试、叩诊检查和影像学评估,尖周炎需全口曲面断层片观察感染范围,根尖炎侧重根尖片检查。电子根尖定位仪可辅助确定病变位置,CBCT对复杂病例的分辨率更高。需与颌骨囊肿、牙源性肿瘤等鉴别,严重骨质破坏者需活检排除恶性肿瘤。

4、治疗措施

急性期需开髓引流缓解疼痛,根管治疗是核心方案,包括根管预备、消毒和三维充填。顽固性根尖炎可能需根尖切除术或意向性再植术,伴颌骨囊肿者需联合刮治术。药物治疗可选用甲硝唑片、阿莫西林胶囊等控制感染,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5、预后管理

成功根管治疗后5年保存率较高,但存在微渗漏风险的患牙需定期复查。建议每6个月进行口腔检查,避免用患牙咬硬物。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低下群体更易复发,日常可使用含氯己定的漱口水辅助控制菌斑,吸烟者应戒烟以促进组织修复。

预防尖周炎和根尖炎需从控制龋病入手,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配合牙线清理邻面菌斑。出现牙齿敏感或隐裂应及时就诊,根管治疗后的患牙建议全冠修复防止折裂。青少年运动时佩戴防护牙托可降低外伤风险,孕妇等特殊人群更需加强口腔卫生维护。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反复唇炎怎么根治

反复唇炎可通过调整生活习惯、局部护理、药物治疗、免疫调节、中医调理等方式根治。反复唇炎通常由过敏刺激、感染、营养缺乏、免疫异常、慢性刺激等原因引起。

1、调整生活习惯

避免舔唇、咬唇等不良习惯,减少辛辣刺激性食物摄入。保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外出时使用无刺激润唇膏防护,选择不含香料和防腐剂的产品。冬季注意防风防冻,夏季避免长时间暴晒。戒烟限酒,减少对唇部黏膜的化学刺激。

2、局部护理

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洁唇部,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清洁产品。急性期可采用3%硼酸溶液湿敷,每次10-15分钟。结痂时涂抹医用白凡士林保持湿润,切忌强行撕脱皮屑。夜间可使用含维生素E的唇膜进行修复。接触性唇炎患者需排查并避免过敏原,如某些牙膏或化妆品成分。

3、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可遵医嘱使用红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真菌性唇炎需应用克霉唑乳膏或联苯苄唑乳膏。严重炎症可短期使用氢化可的松软膏等弱效糖皮质激素。顽固病例可能需他克莫司软膏等钙调磷酸酶抑制剂。营养不良性唇炎应补充复合维生素B片和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

4、免疫调节

对于自身免疫相关唇炎,可考虑口服转移因子胶囊调节免疫功能。反复发作患者需检测免疫功能指标,必要时使用胸腺肽肠溶片。慢性唇炎伴发其他黏膜病变时,需排查干燥综合征等全身性疾病。压力过大可能诱发复发,建议通过正念训练缓解焦虑。规律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机体免疫平衡。

5、中医调理

脾胃湿热型可用藿香正气软胶囊配合局部涂抹紫草膏。血虚风燥型适合服用润燥止痒胶囊,外敷蛋黄油。针灸选取合谷、足三里等穴位调节气血。顽固性唇炎可尝试雷火灸治疗。日常可用麦冬、金银花代茶饮,避免煎炸燥热食物。

反复唇炎患者需保持饮食均衡,适量增加富含维生素B2的牛奶、鸡蛋,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猕猴桃、橙子等水果。避免过度清洁产品刺激,选择软毛牙刷轻柔刷牙。记录发作诱因,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症状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其他黏膜损害时,应及时到皮肤科或口腔黏膜科就诊。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