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5次阅读
老人房颤频繁发作可通过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基础疾病、药物治疗、电复律治疗、射频消融手术等方式干预。房颤通常由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甲状腺功能亢进、酗酒等因素引起。
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避免熬夜及情绪激动。每日监测心率血压,保持排便通畅以防腹压骤增诱发房颤。建议选择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心脏负荷。
严格管理高血压可遵医嘱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等降压药,冠心病患者需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甲状腺功能亢进需通过甲巯咪唑片控制激素水平,心脏瓣膜病变严重时需评估手术指征。
抗凝治疗可选用华法林钠片预防血栓,使用期间需定期监测INR值。控制心室率推荐酒石酸美托洛尔片,转复窦性心律可用盐酸胺碘酮片。所有药物均需在心内科医师指导下调整剂量。
对于药物控制不佳的持续性房颤,可在镇静状态下进行同步直流电复律,通过电击使心脏节律恢复正常。术前需经食道超声排除心房血栓,术后需加强抗凝治疗防止血栓脱落。
通过导管消融肺静脉口部异常电信号病灶,适用于阵发性房颤反复发作且药物无效者。术后3个月内可能需继续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需定期复查动态心电图评估手术效果。
房颤患者应每日记录心悸发作时间与诱因,外出时随身携带病历卡注明用药信息。饮食需低盐低脂,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在1500-2000毫升。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床时先坐立30秒再站立。家属需学会测量脉搏,发现心率持续超过100次/分钟或出现胸闷晕厥时立即送医。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须预防跌倒,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