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28次阅读
小儿肾积水可能引起肾功能损害、泌尿系统感染、生长发育迟缓、高血压及肾结石等危害。肾积水通常由先天性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神经源性膀胱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长期肾积水会导致肾盂压力增高,压迫肾实质造成肾单位萎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能引发慢性肾功能不全,严重时需透析治疗。早期表现为尿量减少、血肌酐升高,超声检查可见肾皮质变薄。治疗需解除梗阻原因,如输尿管支架置入术或肾盂成形术。
尿液滞留易滋生细菌,引发肾盂肾炎或脓肾。患儿可能出现发热、排尿哭闹、尿液浑浊等症状。需进行尿培养检查,常用药物包括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反复感染可能加重肾瘢痕形成,建议家长定期复查尿常规。
肾功能受损影响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可能导致贫血和营养不良。慢性代谢性酸中毒会抑制骨骼生长,表现为身高体重低于同龄儿童。需监测生长曲线,必要时补充碳酸氢钠片纠正酸中毒,同时保证每日足够热量摄入。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可引起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负担。表现为头痛、视物模糊,严重时出现抽搐。需定期测量血压,常用降压药包括氨氯地平片、卡托普利片。建议家长限制患儿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3克。
尿液滞留导致晶体沉积,易形成磷酸钙或草酸钙结石。可能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超声检查可见强回声伴声影。治疗需增加饮水量,必要时采用体外冲击波碎石。建议每日饮水量达到1000-1500毫升,避免高草酸食物如菠菜。
家长应定期带患儿进行泌尿系统超声和肾功能检查,监测尿量变化。保证每日饮水量,避免憋尿行为。饮食注意低盐低脂,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出现发热、排尿异常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避免自行使用抗生素。术后患儿需遵医嘱进行膀胱功能训练,促进排尿反射恢复。
胎儿左心发育不良通常不能自愈,属于严重先天性心脏病,需出生后立即医疗干预。该病由左心室及主动脉发育不全导致,主要依赖手术重建循环系统。
左心发育不良综合征的核心问题是左心无法有效泵血,胎儿期依赖母体胎盘供氧尚可存活,但出生后随着动脉导管闭合,全身供血会迅速崩溃。典型表现为出生后24-48小时内出现紫绀、呼吸急促、脉搏微弱等症状。现阶段治疗采用Norwood分期手术方案,通过改造右心室承担体循环功能,配合肺动脉环缩术等操作,但需在新生儿期完成首次手术。部分病例可考虑心脏移植,但受限于供体稀缺。
极少数报道显示轻微左心发育不良病例存在代偿可能,但需满足左心室容积接近正常下限、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功能基本完整等严格条件。这类情况仍需密切监测,多数最终仍需手术干预。目前尚无产前治疗手段能促进左心结构发育完善,宫内介入手术仍处于实验阶段。
确诊孕妇应选择具备小儿心脏外科的医院分娩,产后需立即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护理需维持动脉导管开放,使用前列腺素E1静脉滴注,严格控制液体入量。建议家长接受遗传咨询,后续妊娠需加强胎儿心脏超声筛查。术后患儿需终身随访,限制剧烈运动,预防感染性心内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