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内分泌科

怎么防治1型糖尿病出现

|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怎么防治1型糖尿病出现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袁晓勇
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1型糖尿病防治需通过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饮食管理、运动干预和心理支持等综合措施。该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替代治疗,早期干预可延缓并发症发生。

1、血糖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是防治基础,建议使用动态血糖仪或指尖血糖仪跟踪空腹及餐后血糖值。血糖波动过大时需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合并妊娠或感染等特殊情况应增加监测频率。持续高血糖可能导致酮症酸中毒,表现为恶心、呼吸深快等症状。

2、胰岛素治疗

需遵医嘱使用胰岛素类似物或人胰岛素,常见剂型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胰岛素泵治疗可模拟生理性分泌,尤其适用于血糖波动大的患者。治疗期间需警惕低血糖反应,随身携带葡萄糖片应急。

3、饮食管理

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等,避免精制糖和饱和脂肪酸。采用分餐制将三餐改为5-6小餐,使用食物升糖指数表指导食物选择,合并肾病时需限制蛋白质摄入。

4、运动干预

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配合抗阻训练每周2-3次。运动前检测血糖,低于5.6mmol/L需补充碳水化合物。避免空腹运动,注射胰岛素后1小时内不宜剧烈运动以防低血糖。

5、心理支持

建立患者互助小组缓解疾病压力,青少年患者家长需参与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可改善治疗依从性,抑郁症筛查应纳入常规随访。医护人员需指导患者正确看待胰岛素依赖,消除病耻感。

1型糖尿病患者需建立终身管理意识,每3-6个月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和并发症筛查。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旅行时携带双倍胰岛素和血糖试纸。家长需为儿童患者准备糖尿病识别卡,学校应配合特殊饮食和运动安排。出现持续高血糖、反复低血糖或视力模糊等症状时须立即就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结节性甲状腺肿2级严重吗

结节性甲状腺肿2级通常属于良性病变,病情相对较轻,但需定期监测以防恶化。2级结节多为囊性或实性,边界清晰,无明显恶性特征,但仍需关注其大小变化及是否压迫周围组织。患者应每6-12个月进行一次超声检查,观察结节动态。若结节短期内迅速增大或出现压迫症状,如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需进一步检查排除恶性可能。饮食上可适量增加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同时避免高碘或低碘饮食的极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焦虑,有助于病情控制。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等,可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