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79次阅读
早产儿双侧侧脑室扩张可通过定期随访、营养支持、物理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症状通常与脑室周围白质软化、颅内出血、脑积水、感染、遗传代谢异常等因素有关。
1、定期随访
通过头颅超声或核磁共振动态监测侧脑室宽度变化。若扩张稳定无进展,可能为生理性改变,需每1-3个月复查评估神经系统发育情况。家长需记录患儿抬头、追视等里程碑事件,发现异常及时反馈医生。
2、营养支持
强化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喂养,保证每日每公斤体重120-150千卡热量摄入。补充二十二碳六烯酸和花生四烯酸促进脑发育,维生素D剂量可增至800IU/日。喂养时采用半卧位防呛咳,少量多次减少胃肠负担。
3、物理治疗
由康复师指导进行被动关节活动、抚触按摩等干预,每日2次每次15分钟。采用Bobath球训练改善肌张力,闪光卡刺激视觉追踪。家长需学习正确抱姿避免颈部过伸,睡眠时用鸟巢式体位维持中线位。
4、药物治疗
乙酰唑胺片可减少脑脊液分泌,适用于轻度脑积水。脑蛋白水解物口服溶液促进神经修复,胞磷胆碱钠注射液改善脑代谢。使用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时需监测体温,出现皮疹立即停用。
5、手术治疗
脑室腹腔分流术适用于进行性加重的脑积水,术后每月按压泵防止导管堵塞。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术创伤较小,但需排除中脑导水管狭窄。家长需观察患儿前囟张力、头围增速等术后指标。
早产儿护理需维持室温24-26℃,湿度55%-65%减少能量消耗。每日进行袋鼠式护理至少1小时,监测血氧饱和度避免低氧损伤。避免过度声光刺激,喂养后右侧卧位防胃食管反流。定期进行Griffiths发育量表和GMs全身运动评估,发现运动落后立即启动早期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