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2次阅读
儿童推拿可作为过敏性鼻炎的辅助治疗手段,主要手法有开天门、推坎宫、揉迎香穴、按揉风池穴、捏脊等。过敏性鼻炎多由遗传因素、环境过敏原刺激、免疫功能异常等引起,表现为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症状。建议家长在医生指导下配合推拿治疗,并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
用拇指指腹从眉心向发际线方向直推50-100次,可疏风解表、镇静安神。该手法对鼻塞头痛效果明显,操作时需保持指甲圆润以防划伤皮肤。推拿前可配合温热毛巾敷额部以增强效果。
双手拇指从眉心沿眉弓向太阳穴分推30-50次,能缓解眼鼻交界处痒感。操作时力度需均匀轻柔,皮肤发红即止。合并结膜充血时可配合睛明穴按压。
食指指腹按揉鼻翼两侧迎香穴1-2分钟,能通利鼻窍。该穴位对缓解鼻塞流涕效果显著,操作时可配合薄荷油稀释后涂抹。注意避开鼻部痤疮或破损皮肤。
拇指按压枕后风池穴配合揉动1分钟,可祛风散寒。适用于受凉后加重的鼻痒喷嚏,操作时需托住儿童头部保持稳定。发热患儿禁用此手法。
沿脊柱两侧自下而上捏提皮肤3-5遍,能调节免疫功能。建议晨起空腹时操作,皮肤有湿疹或损伤时应暂停。可配合玉屏风颗粒增强体质调节效果。
日常需保持室内湿度40%-60%,每周高温清洗床品,避免饲养毛绒宠物。急性发作期可遵医嘱使用氯雷他定糖浆、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等药物。推拿治疗每日1次,7天为1疗程,建议连续2-3个疗程观察效果,若症状无改善或出现耳痛、黄脓涕等需及时耳鼻喉科就诊。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维生素C含量高的柑橘类水果,避免冷饮及辛辣刺激食物。
儿童呕吐头晕可能与饮食不当、前庭功能障碍、胃肠炎、低血糖、脑炎等因素有关。儿童出现呕吐头晕时,家长需及时观察症状变化,必要时就医检查。
儿童进食过多或食用不洁食物可能刺激胃肠黏膜,引发呕吐反射。头晕常伴随呕吐后脱水或低血糖状态出现。家长需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暴饮暴食,选择易消化食物如米粥、馒头等。若症状持续超过6小时或出现精神萎靡,建议就医排查其他病因。
儿童内耳前庭系统发育未完善时,乘车、旋转等活动易诱发良性阵发性眩晕。典型表现为突发头晕伴呕吐,但无耳鸣或听力下降。发作时需保持儿童静卧,避免头部剧烈运动。若每月发作超过3次或持续时间超过1小时,建议耳鼻喉科进行前庭功能检查。
病毒性或细菌性胃肠炎可引起呕吐及电解质紊乱,进而导致头晕。常伴有腹泻、发热等症状。家长需注意补充口服补液盐,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消旋卡多曲颗粒等药物。持续呕吐导致无法进食或尿量减少时需急诊处理。
儿童长时间未进食或糖尿病患儿胰岛素过量可能引发低血糖,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头晕呕吐。立即进食含糖食物如果汁、糖果可缓解症状。反复发作需检测血糖水平,糖尿病患儿家长应严格监测胰岛素用量。
病毒或细菌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时可能出现喷射性呕吐、持续头晕伴意识改变。此为急重症,需立即就医进行腰椎穿刺等检查。临床常用注射用阿昔洛韦、甘露醇注射液、人免疫球蛋白等治疗。家长发现儿童呕吐伴颈强直、抽搐等症状时须即刻送医。
家长应记录儿童呕吐频率、头晕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保持环境通风安静。呕吐后2小时内禁食,之后逐步给予清淡流食。避免自行使用止吐药物,头晕发作时防止跌倒受伤。日常注意饮食卫生,规律作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等可预防部分病因。症状反复或加重时务必及时儿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