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肠系膜血管夹层会引发什么疾病症状呢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肠系膜血管夹层会引发什么疾病症状呢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陈国栋
陈国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肠系膜血管夹层可能引发腹痛、恶心呕吐、血便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肠缺血坏死或休克。肠系膜血管夹层通常由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管炎等因素引起,需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

1、腹痛

腹痛是肠系膜血管夹层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突发性剧烈腹痛,多位于脐周或中腹部。疼痛可能持续存在或阵发性加重,与夹层导致的血流受阻有关。腹痛程度与肠缺血进展相关,早期可能被误诊为胃肠炎或肠梗阻。伴随症状包括腹部压痛、反跳痛等腹膜刺激征。治疗需禁食并静脉补液,使用盐酸哌替啶注射液镇痛,必要时行血管介入或手术修复。

2、恶心呕吐

恶心呕吐多继发于肠系膜缺血引发的肠蠕动紊乱,呕吐物可能含胆汁或血液。症状出现时间较腹痛稍晚,反映肠道功能受损。部分患者因肠系膜静脉回流受阻出现肠壁水肿,加重呕吐频率。治疗需留置胃管减压,使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止吐,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持续呕吐可能提示肠坏死风险,需紧急处理。

3、血便

血便提示肠黏膜缺血坏死,多为暗红色血便或柏油样便,常伴随腹痛加重出现。肠系膜动脉夹层导致肠壁灌注不足时,可引起黏膜糜烂出血。严重者可能出现鲜血便,反映全层肠壁坏死。治疗需禁食并使用云南白药胶囊止血,必要时输注红细胞悬液。血便合并休克症状需立即手术探查。

4、肠缺血坏死

肠缺血坏死是肠系膜血管夹层的严重并发症,表现为持续腹痛、腹胀、发热及感染性休克。与夹层进展导致肠系膜动脉完全闭塞有关,肠壁出现透壁性坏死。腹部CT可见肠壁增厚、积气或门静脉积气。治疗需紧急行坏死肠段切除术,术后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并加强营养支持。

5、休克

休克多由肠坏死继发感染或大量失血导致,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意识模糊。肠系膜血管夹层引发休克时病死率较高,需快速液体复苏。治疗需建立中心静脉通路,使用盐酸多巴胺注射液维持血压,并行急诊手术控制出血源。术后需重症监护,监测乳酸及器官功能指标。

肠系膜血管夹层患者急性期需绝对卧床,避免剧烈活动加重血管损伤。恢复期应控制血压在安全范围,限制高脂饮食预防动脉硬化进展。定期复查血管影像评估夹层愈合情况,出现反复腹痛或便血需及时就诊。术后患者需逐步过渡至低渣饮食,补充维生素B12等营养素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慢性结肠炎饮食要注意什么

慢性结肠炎患者饮食需特别注意,建议以清淡、易消化、低纤维的食物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同时保证营养均衡。 1、低纤维饮食:慢性结肠炎患者肠道功能较弱,高纤维食物如粗粮、坚果等可能加重肠道负担。建议选择精细米面、去皮蔬菜等低纤维食物,减少肠道刺激,促进消化吸收。 2、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油腻、生冷食物会刺激肠道黏膜,加重炎症反应。患者应避免辣椒、油炸食品、冰镇饮料等,选择温和的烹饪方式如蒸、煮、炖。 3、补充优质蛋白:慢性结肠炎可能导致营养流失,优质蛋白有助于修复肠道黏膜。建议摄入鸡蛋、鱼肉、豆腐等易消化的蛋白质来源,避免红肉和加工肉类。 4、少量多餐:一次性进食过多会增加肠道负担,建议将一日三餐改为少量多餐,每次进食量控制在七分饱,减轻肠道压力,促进消化吸收。 5、注意饮食卫生:慢性结肠炎患者肠道免疫力较低,不洁食物可能引发感染。患者应避免生食、隔夜饭菜,确保食材新鲜,烹饪过程清洁卫生。 慢性结肠炎患者应长期坚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原则,适当补充益生菌如酸奶、发酵食品,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同时,避免饮酒和咖啡因饮品,减少对肠道的刺激。日常可进行轻度运动如散步、瑜伽,促进肠道蠕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定期监测病情,必要时咨询营养师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确保营养摄入充足,改善肠道健康。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