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泌尿外科

尿中有白色絮状沉淀物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尿中有白色絮状沉淀物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黄钟明
黄钟明 北京协和医院 副主任医师

尿中出现白色絮状沉淀物可能由尿路感染、前列腺炎、乳糜尿或结晶尿等原因引起,需结合具体症状判断病因。

1. 尿路感染

细菌侵入泌尿系统可能导致脓性分泌物混入尿液,形成白色沉淀。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或磷霉素氨丁三醇等抗生素治疗,同时需增加水分摄入。

2. 前列腺炎

男性前列腺液混入尿液时可产生白色絮状物,多伴有尿频尿急。可采用坦索罗辛、塞来昔布或普适泰等药物,配合温水坐浴缓解症状。

3. 乳糜尿

淋巴管损伤导致乳糜液进入尿液,呈现乳白色沉淀。需限制脂肪摄入,严重时需手术结扎淋巴管,药物可选羟苯磺酸钙或中药制剂。

4. 结晶尿

尿液中磷酸盐、尿酸盐等成分过饱和析出形成结晶。建议每日饮水超过2000毫升,避免高嘌呤饮食,必要时服用枸橼酸钾调节尿液酸碱度。

出现持续沉淀物时应及时留取晨尿送检,避免剧烈运动后立即排尿,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有助于预防感染。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尿液检查阳性和阴性的区别

尿液检查阳性和阴性的区别主要在于检测结果是否显示异常指标,阳性表示存在目标物质或病理变化,阴性则表示未检出或处于正常范围。

1、定义差异

阳性指尿液中检出超出参考值的物质,如蛋白质、葡萄糖等;阴性代表检测指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

2、临床意义

阳性结果可能提示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或肾脏疾病;阴性结果通常表明相关系统功能正常。

3、检测项目

常见阳性项目包括尿蛋白、潜血、白细胞酯酶;阴性结果对应这些指标未达到异常阈值。

4、后续处理

阳性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病因,阴性若无症状通常无须干预,但需注意假阴性可能。

建议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和特殊饮食,留取晨尿中段送检可提高准确性,异常结果应及时复查或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