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63次阅读
左侧股静脉血栓形成属于较严重的血管疾病,可能引发肺栓塞等致命并发症。股静脉血栓形成通常与血液高凝状态、血管内皮损伤或血流淤滞有关,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皮温升高,需通过超声或造影确诊。
股静脉血栓形成后,血栓可能脱落并随血流进入肺动脉,导致肺栓塞。肺栓塞可表现为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甚至猝死,是临床急症。血栓未及时处理还可能造成患肢静脉瓣膜功能永久性损伤,导致慢性静脉功能不全,出现长期下肢水肿、皮肤色素沉着或溃疡。部分患者血栓可能向近端蔓延累及髂静脉,加重回流障碍。抗凝治疗是基础措施,常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药物,严重者需介入取栓或放置下腔静脉滤器。
极少数情况下,血栓可能自行溶解或机化再通,但多数需要规范治疗。恶性肿瘤、长期卧床、近期手术等因素会增加血栓复发风险。妊娠期女性发生股静脉血栓需调整抗凝方案,避免影响胎儿。存在抗磷脂抗体综合征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栓复发率较高,可能需要终身抗凝。
确诊后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按摩患肢,防止血栓脱落。恢复期建议穿戴医用弹力袜,促进静脉回流。日常需保持充足水分摄入,避免久坐久站,长途旅行时定期活动下肢。术后患者应遵医嘱进行踝泵运动,高风险人群可考虑预防性抗凝。出现胸痛、咯血等症状需立即就医,警惕肺栓塞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