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人回答 | 33次阅读
术后拔除尿管后排尿困难可能由麻醉抑制、尿道痉挛、膀胱肌无力、前列腺增生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按摩、药物松弛尿道、间歇导尿、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
1、麻醉抑制全身麻醉药物可能暂时抑制膀胱收缩功能,表现为排尿无力。通常6-8小时可自行恢复,期间可采用听流水声诱导排尿。
2、尿道痉挛尿管刺激可能导致尿道平滑肌痉挛,可使用坦索罗辛、特拉唑嗪等α受体阻滞剂松弛尿道,配合局部热敷缓解不适。
3、膀胱肌无力长期留置尿管可能致膀胱逼尿肌收缩乏力,需进行膀胱功能训练,必要时使用新斯的明注射液促进收缩,严重者需间歇导尿。
4、前列腺增生老年男性患者可能因前列腺压迫尿道导致梗阻,表现为尿滴沥、排尿中断。可选用非那雄胺、多沙唑嗪等药物,无效时需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术后应保持会阴清洁,每日饮水量控制在2000毫升左右,避免憋尿行为,若8小时仍未排尿或出现腹胀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肾结石微创手术风险多数可控。手术安全性主要与结石大小、位置、患者基础疾病及术者经验有关,常见风险包括出血、感染、输尿管损伤等。
1、结石因素结石直径超过20毫米或位于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时,手术难度增加,可能需分次操作。术前CT三维重建有助于精准评估。
2、患者因素合并糖尿病、凝血功能障碍或泌尿系畸形的患者,术后感染和出血风险相对较高。需提前控制血糖并评估凝血功能。
3、技术风险经皮肾镜可能引起胸膜或肠管损伤,输尿管软镜可能导致输尿管撕脱。选择经验丰富的主刀医生可降低此类风险。
4、术后并发症约5%-10%患者可能出现发热、血尿或石街形成。术后留置双J管可减少梗阻概率,必要时需配合体外冲击波碎石。
术后建议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定期复查超声监测结石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