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脑梗流口水怎么办

| 1人回答 | 37次阅读

问题描述:
脑梗流口水怎么办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倪新海
倪新海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主任医师
脑梗塞出现流口水,主要是出现了面瘫。治疗上主要是积极地治疗脑梗塞原发病。早期如果除了面瘫,还伴有其他肢体、语言等障碍,发病在3~4.5小时的时间窗内,可以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如果不能静脉溶栓,有条件的医院可以动脉溶栓或机械取栓。如果不能做到以上几方面,要尽早地给予阿司匹林、波立维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降脂调脂,可给予银杏叶制剂改善脑循环,奥拉西坦、胞磷胆碱、脑蛋白水解物、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等营养脑神经的药物,同时控制血压,血糖。如果有一侧肢体瘫痪,可以早期给予康复训练。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脑出血多长时间能抗凝

脑出血后抗凝治疗的时间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通常通过个体化评估、影像学检查、凝血功能监测、病情稳定度及医生建议等方式确定。脑出血可能与高血压、动脉瘤、脑血管畸形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1、个体化评估:脑出血后是否进行抗凝治疗需根据患者的出血原因、出血量、出血部位及基础疾病进行综合评估。对于高风险患者,如存在心房颤动或深静脉血栓,需在出血稳定后谨慎考虑抗凝治疗。 2、影像学检查:通过CT或MRI检查明确出血吸收情况及是否存在再出血风险。影像学显示出血完全吸收且无再出血迹象时,可考虑逐步恢复抗凝治疗。 3、凝血功能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包括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功能稳定后,可在医生指导下小剂量使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利伐沙班或达比加群。 4、病情稳定度:脑出血后需观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生命体征是否稳定。通常在出血后4-6周,若患者病情稳定且无再出血风险,可考虑恢复抗凝治疗。 5、抗凝治疗的具体时间和药物选择需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医生会权衡抗凝治疗的获益与再出血风险,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脑出血患者在恢复期间需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盐高脂食物,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钾的食物如橙子、香蕉。适度进行康复训练,如步行、平衡训练,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及影像学检查,遵循医生建议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