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心胸外科

化脓性胆囊炎是什么炎症

| 1人回答 | 54次阅读

问题描述:
化脓性胆囊炎是什么炎症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马烈
马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 主任医师

化脓性胆囊炎是胆囊壁因细菌感染引发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胆道梗阻合并细菌入侵导致,典型表现为右上腹剧痛、发热及黄疸。主要致病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等肠道菌群,需通过抗生素治疗或手术干预控制感染。

1、病因机制

化脓性胆囊炎多因胆囊管被结石阻塞,胆汁淤积后细菌繁殖引发感染。常见诱因包括胆结石嵌顿、胆道蛔虫或肿瘤压迫。细菌通过胆道逆行或血行播散侵入胆囊,导致黏膜坏死、脓液积聚。部分患者存在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会加重感染风险。

2、典型症状

患者常突发右上腹绞痛,向右肩背部放射,伴随持续高热和寒战。查体可触及肿大胆囊,墨菲征阳性。约半数出现皮肤巩膜黄染,提示胆总管受累。血常规显示白细胞显著升高,超声可见胆囊壁增厚、周围积液等特征性改变。

3、诊断方法

结合腹部超声和CT可明确胆囊肿大、壁层分层等影像学特征。血液检查中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升高提示细菌感染。对于复杂病例需行MRCP评估胆道解剖结构,必要时通过胆囊穿刺引流液培养确定病原体。

4、药物治疗

轻症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等广谱抗生素控制感染。疼痛剧烈时使用消旋山莨菪碱注射液解痉,配合注射用帕瑞昔布钠镇痛。严重者需静脉输注注射用美罗培南覆盖耐药菌,同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5、手术干预

保守治疗无效或出现胆囊穿孔时,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于高龄或基础疾病较多者,可先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胆囊造瘘术引流脓液,待感染控制后二期手术。术后需持续监测肝功能,预防胆漏和腹腔脓肿等并发症。

患者发病期应禁食油腻食物,恢复期逐步过渡至低脂饮食,避免豆类、肥肉等促胆汁分泌食物。每日饮水不少于2000毫升有助于胆汁稀释,规律进食可减少胆汁淤积。术后三个月内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腹部超声评估胆管状况。出现反复发热或腹痛加重需立即返院排查残余感染。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心脏供血不足的症状怎么办

心脏供血不足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心脏康复训练、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心脏供血不足通常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心脏供血不足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痛、气短等症状。常用药物包括硝酸甘油片0.5mg舌下含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每日一次、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这些药物有助于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和降低血脂。 2、生活方式调整:控制饮食、戒烟限酒、规律作息有助于改善心脏供血不足。建议采用低盐低脂饮食,多吃富含纤维的蔬菜水果,如菠菜、苹果等,同时避免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3、心脏康复训练:适度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骑自行车等,能够增强心脏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运动时注意监测心率,避免过度劳累。 4、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心脏供血不足,可能需要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这些手术能够直接改善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缓解症状。 5、心理调节:心脏供血不足患者常伴有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疏导和放松训练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症状。可以尝试冥想、深呼吸练习等方法,保持情绪稳定。 心脏供血不足患者应注重饮食调理,多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避免高盐高脂饮食。适量运动如散步、瑜伽有助于增强心脏功能,同时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